■【贈書活動:新。斷捨離】
有幾位作者對我的影響很大,其中一位就是寫「斷捨離」的日本作家「山下英子」。
斷絕不需要的東西。
捨去多餘的廢物。
脫離對物品的執著。”
三十多歲,讀了山下英子的「斷捨離」,很慶幸自己有親身實踐書中的原則,檢視自己的生活。
/
扔掉一件無用之物,就多出一點空間。
扔掉一件多餘之物,就免去一樣負擔。
扔掉一件無益之物,就恢復一絲清爽。
然後,你的人生將煥然一新!
四十之後,我越來越有神清氣爽、煥然一新的感覺。
/
讀「斷捨離」這本書之前,我生活失序的程度,從背包就能略知一二。
當時的隨身背包塞滿雜物,一堆過期的發票、文件、零食;停車帳單一拖再拖,到後來每張都要繳滯納金。
我住的房子空間不算小,但總覺得不夠用;我對物品有太多「依戀」,我捨不得丟掉有回憶的東西,看過的電影片、電影海報、小卡片、漂亮的包裝盒、精緻的購物袋、….我通通想把它們留下來。
衣櫃也是,以為每件衣服都還有機會穿到,殊不知有些根本已經兩、三年沒碰過了。
「想要」的東西佔據了屋子,越堆越多。
感情也是如此,明知道和不適合的人在一起,卻捨不得分手,搞得精疲力盡。
當時廣告公司剛起步,一切兵荒馬亂,每天被雜事追著跑,整個人特別易怒,一點小事都可以把我給惹毛。
我不喜歡自己,很不可愛。
/
2011年農曆年的連假。
沒有雜事打擾,我把「斷捨離」看完,心中突然有種怦然心動的感覺。
我照著書中所說,在家進行一場斷捨離的儀式。
衣櫃中,兩年沒碰的衣服通通都送到舊衣回收箱;櫥櫃裡只留下我常用的碗盤餐具;那些我曾經捨不得、有感情,卻無用之物,全都狠下心,丟了。
過程中,我發現斷捨離雖然是在清理屋子裡的雜物,但其實是在檢視、刷洗自己的人生,讓人生新陳代謝,達到進一步的提升。
這是訓練自己放下「我執」的過程。
我太執著於「加法」的人生,讓無意義的人、事、物進入自己生活,雖然這些是我想要的,但卻並不是生命中必要的。
多於的人事物,像汙泥、垃圾會塞爆你人生的池子,這攤池水只會越來越髒、越變越混濁。
/
斷捨離重視的是「空間」,而不是「物品」。
斷捨離的目標,就是愉悅的生活方式。
聽起來有些禪意,但我靠著斷捨離這本書,讓自己達到現在清爽的狀態。
崴爺希望,你也可以得到這樣的感覺。
/
【贈書活動】
標記一位需要這本書的朋友在留言區,崴爺會在10月30日選出兩位,送這本書給你。
範例→“ @王小威 來看看這本 #新斷捨離 吧”
/
書名:【新。斷捨離】
購書連結:https://bit.ly/3nGX8s3
#平安文化 #山下英子